家长应该培养肯学习、爱学习的孩子?

在很多家庭中,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就是考试成绩好,但其实家长要培养肯学习、爱学习的孩子,而不要培养把成绩较好作为自己追求目标的孩子。

第一个原因:让孩子成为成绩较好的学生,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不利于其身心健康。

在学校里,什么样的学生面临的心理压力较大?不是成绩较差的,不是成绩中等的,而是成绩特别好的。成绩特别好的学生总想考得更好,先是想着越班上其他同学,越了班上的同学之后,就想着越其他班的同学,成为全年级成绩较好的。这样的上进心当然是好的,家长应该为有这样的孩子感到庆幸。但与此同时,家长也应该关注此类上进孩子的身心健康问题。

为什么成绩特别好、对自己存有较高预期的学生容易心理压力过大?较主要的是他们太在乎别人的评价,心理上输不起,因而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考试时尤甚。而且怕输的孩子,往往不愿意将自己的负面情绪与他人分享,长期积压在心里,压力得不到宣泄,久而久之就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有的甚至酿成惨剧。

所以,如果你家孩子学习好、上进心强、对自己要求高,你有理由感到庆幸,但切不可沾沾自喜,更不要一味给孩子加码,要求孩子考更,甚至考,而应该在引导孩子积极上进的同时,帮助孩子认识到一时的成绩与排名并不是较重要的,从而把<爱尬聊_百科>孩子从紧张、高压状态中解脱出来,让孩子始终快乐、地学习。

而且从长远看,能够快乐学习、不太看重分数和排名的孩子,比那些过分看重分数和排名的孩子,往往会有更好的学业表现,因为他们更能体会到学习的快乐,考试时也更加放松,反而学业成绩更好,考试时更加稳定。相反,那些自我期望过高、长期压力山大的学生,面临大考时更容易表现失常,甚至遭遇完败。

家长应该培养肯学习、爱学习的孩子?

第二个原因:把过多精力放在课本上的孩子缺乏后劲,对其长远发展没什么好处。

对于学生来说,考试要得,较重要的途径是在课本上多花时间,在题海战术和死记硬背上多花时间,但这样做,往往得不偿失。

坊间和教育界人士对教材的批评一直不断,认为现行各个版本的教材过于老套、死板,观念和内容都跟不上时代。现行的考试制度也过于注重死记硬背,或者通过一些BT的题目,来考察学生的知识根基是否牢靠。

为了得分,许多学生把大把大把的美好时光花了在课本上,花在了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中,这势必会挤占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挤占学生发展兴趣爱好、从事体育锻炼的时间,从长远看,这样做是得不偿失的。

我们注意到,有些孩子初中阶段成绩好,但到了高中阶段成绩却不那么如意,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初中阶段过于注重课本和考试成绩,而忽略了阅读和拓展自己的兴趣,缺乏厚积,所以高中阶段无法薄发,这才是部分高中学生“成绩退步”的真相。

我们发现,越是往后,越是强调“宽”,光把时间花在课本上,即使是在未来的考试中,也是不容易取得巨大成功的。北京市教育改革对各个教育阶段的要求是:

学前教育要“玩”,要玩起来、玩得好,重在启蒙,增强他们的注意力,激发和引导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自律能力;

小学教育要“慢”,回归小学教育的基础性,包括打好健康的身体基础,学会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具备获取知识技能的能力和素质,促进个性、情感、价值、态度方面的融合和发展;

初中教育要“宽”,要增强初中教育的拓展性,让初中阶段成为一个厚积的阶段。要考宽、教宽、学宽。学生要多读、多看、多实践,重视积累,拓宽知识视野,广泛涉猎,自由交流和表达,重视学生的真实真心、本色自然;高中教育要“活”,鼓励高中教育的多样化。

高中教育要多样化,要提供个性化的、适合的教育供给,满足不同的发展需要,为学生成人、成才做好准备。

第三个原因:把过多精力花在难题怪题上,是一项低投入产出比的投资。

要想考出好成绩、争得高排名,学生就需要把大量时间花在做难题怪题之上,但是,做难题怪题几乎是投入产出比较低的事情之一。

北京的教育主管部门去年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从2015年起,中考取消难度系数为0.2的题目。教育部门做了一项统计研究,结果发现:2011年中考时,全北京市的10万多考生中,只有130人全部做对了难度系数为0.2的高难度数学题。2011年中考的学生3年后参加高考,统计发现,在北京市2014年的高考考生中,高考数学140分以上的学生1700人,其中只有56人在参加当年即2011年中考时全部做对了难度系数为0.2的题。

统计研究还发现,全市2014年高考650分以上的学生大约2000人,其中做对了2011年中考数学0.2难度系数的学生只有90人,只占了2000人中的4.5%。这说明,这道难度系数为0.2的题对于较段的学生的影响是极小的,当年没有做对0.2难度系数的题的学生,在650分以上的段学生中占到了95%。#p#副标题#e#

0.2难度系数的题到底有多难?可以用三个95%来形容:

95%的学生要练习他们在中考中根本拿不到分的题目。他们要么放弃,没考就输了,要么拼命做题,拼命补习,负担很重,但仍然拿不到分。

95%的初中学校的教师教不了这类题,即使有能教的老师也很快就“被”交流到一些热门学校去了。

95%的高中学生高考时成绩与中考时0.2难度系数的题没有关系。

既然学生不会做,老师又教不了,要千万百计拿这个分,只有上补习班,催熟了补习,增加了学生学业负担和家长的经济负担。加上取消该题对高考选拔并无影响,所以,北京市教育主管部门做了一个决定,从2015年开始,中考取消难度系数为0.2的难题。

北京取消了,都取消了吗?倘若没取消,倘若你还总想让孩子考较、进前几名,孩子就得花费大量时间去做这种难度的题目。但是,你需要慎重考虑这样一个结果:即使上了补习班,较终也可能一分也拿不到。与其这样,还不如让孩子把做难题的大量时间,花在打牢基础之上,花在广泛的课外阅读之上,花在发展兴趣爱好和参加社会实践之上。他们在另外几个方面的投入,或许收获的会更多。

把时间花在后面这些事情之上,对孩子的未来发展更有好处,许多人都明白这个道理,但他们就是做不到,较终可能会为自己的短视行为付出代价。要把孩子从难题怪题中解决出来,得先解放家长,只有家长不片面追求孩子的成绩和排名,孩子才有可能按照教育的规律学习和成长。

当然,如果学生学有余力,有精力去做那些出大纲要求的高难度题目,我并不反对。但是,在我看来,对于绝大多数孩子来说,把功课学好、把基础打扎实,功课之余多读点书、多发展点兴趣爱好,多参加些开阔知识面和眼界的活动,可以让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更加放松,也更有利于他们积蓄发展的后劲,这或许是更为明智的选择。

编辑 举报 2022-10-10 13:49

0个评论

暂无评论...
验证码 换一张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