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为提高含博量而忽视含金量?

九派新闻微信公号消息,近日,山西太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发布多条博士研究生引进公告及录取相关情况公示,引发对“批量速成博士”的争议。

从公示情况来看,拟引进的10名人才中大多为毕业于东南亚国家的博士研究生,如菲律宾亚当森大学、泰国易三仓大学、泰国西那瓦国际大学、菲律宾基督教大学等,所学专业有艺术学、教育管理与领导力、汉语言文学、管理学、体育与运动、教育学等。

网友质疑,上述编制岗是否存在因人设岗、“萝卜招聘”,或校内非编人员通过留学“镀金”获得人才引进待遇,“东南亚水博卷土重来了吗?”

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9月24日,该校办公室工作人员称,对上述质疑予以否认。对方表示,目前只是面谈成绩公示阶段,后续还有一系列程序要进行,“我们不存在因人设岗,所有公示的实名博士也和学校没有任何关联”。该工作人员表示,对于为何批量引进东南亚博士等问题,将发布情况说明。

对此,太原市教育局工作人员回应称,教育局正在与学校核实。

2022年,“湖南邵阳学院花费1800多万元引进23名菲律宾亚当森大学哲学博士”一事,就曾引发争议。这些“引进”的博士,有两个共同特点,一是有不少是本校教师在职攻读博士;二是博士含金量被舆论质疑,认为是“速成”的“水博士”。

别为提高含博量而忽视含金量?

山西太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图/山西太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9月25日,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告诉九派新闻,高校如此引进人才,不是真重视质量,而是追求提高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即所谓“含博量”。

地方院校,包括本科院校、高职高专,为何热衷提升本校教师的学历层次,大量引进东南亚博士?

他认为,这和当前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舆论把教师队伍“含博量”作为对学校的评价指标有关。本科院校要申请硕士点、博士点;高职院校要升本,教师“含博量”都是重要指标,为快速提高“含博量”,有的高校采取和东南亚学校合作的方式,让在职教师去这些大学快速获得博士学位,再以“引进人才”的方式“回归”,以此打造学校的人才建设政绩。但太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引进的这些博士,此前是不是该校在职教师,还不得而知。

“有网友质疑东南亚这些大学是‘野鸡大学’,其实不然。这些大学虽然被质疑‘含金量’不高,但文凭是得到我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的,可以提高学校‘含博量’。”熊丙奇说。

高校有提高教师“含博量”的现实需求,而最方便、快捷的方式,就是让在职教师继续攻读博士,并快速获得学位。如此,不需要花太多经费去聘请新教师、淘汰学历层次不高的教师,就可以提升教师队伍有博士学历的比例。

他表示,要遏制这种急功近利的“博士教师培养”与“博士引进”,必须调整对高校的评价体系,对高校进行分类管理和评价。高校要重视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但不能片面认为高学历就是高素质,不能只把“含博量”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指标。

“这些做法只是形式上提升‘含博量’,而不是真正提高学校的师资质量。要真正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必须破除唯学历论。”他补充,今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要求,要推进教师评价改革,突出教育教学实绩,注重凭能力、实绩和贡献评价教师,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等现象,推进发展性评价。这也要求我国在进行海外学历认证时,要严把质量关。

原标题:专家谈高校引进东南亚“水博士”:应破除唯学历论

编辑:牟慧兰责编:吴忠兰审核:冯飞

编辑 举报 2024-09-26 12:52

0个评论

暂无评论...
验证码 换一张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