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教授花20多万为村民3D打印住宅|直言房子一点不贵,方式会普及[徐卫国]?
由徐卫国跨学科团队自主研发的机器人3D打印混凝土建造技术,是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科研成果之一,已通过评估进入产业化推广阶段。
技术的优势在于省人力、高效率、造价低、高质量,并且在可实现传统的房屋造型设计建造的同时,还可实现各种优美的不规则曲面形体的建造。”徐卫国说。
给当地村民留下深刻印象的,不仅仅是层层叠加的打印技术。每台设备上只有两个人负责操作按钮,这样就可以盖房子,很神奇。”当地一名村民说。
在尝试打印农舍前,徐卫国已多次在国内外采用3D打印混凝土建造技术进行建筑构建。据悉,赵秀娟的房屋面积为106平方米,采用当地传统的窑洞造型,是一个5开间住宅。3大间分别为起居室及东西两个卧室,其上屋顶为筒拱结构,2小间分别为厨房及厕所。
徐卫国介绍,这间农宅的设计统一在一个三维数字模型上完成,建筑的外墙采用了编织纹理作为装饰,墙体中央灌注保温材料,形成了装饰、结构、保温一体化的外墙体系,整个下来花费就20万。
徐卫国笃定地预测,再过5到8年,3D打印建筑将会逐渐普及,未来一定会成为最普及的建造手段,快速且便宜地改善普通人的日常居住,因为在他看来房子本身并不贵,而且这种手段和方法更快更流程化,当然质量也会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