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我在网上被粉红色小恐龙“momo”包围了[表情包]?

文章目录momo宇宙的出现与崛起从“江湖骗子”到momo、阿白、哄哄,不愿被找到的网友抱团躲进人群里

声明: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新榜(ID:newrankcn),作者:松露,授权转载发布。

你有没有在上网冲浪时遇到过一个“momo”?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个顶着粉红色恐龙头像的“momo”占据了小红书、豆瓣、知乎等社区平台的首页,活跃在各种笔记和帖子的评论中。

起初,很多人以为这只是某一个特别活跃的账号,到后来才发现,这不是一个人,而是一支由成千上万网友组成的momo大军,他们来自不同的IP地址,却在互联网上成为“一体”。

momo的账号多了之后,对于momo话题的讨论热度也日渐走高。豆瓣上出现了“momo”的专组,组员已经超过3159人;小红书上每天都有关于研究momo到底是谁的新笔记,热度高的点赞能破万,吸引一众momo前来团建。

粉红色小恐龙究竟有什么魔力?momo宇宙又是如何被建立的?这一切似乎无关流量生意,也没什么方法论思路,只有一群网友在互联网上努力找寻着一块藏匿地。

momo宇宙的出现与崛起

“momo”其实不是一个互联网“新人”。

它属于微信原创表情包系列IP之一,与气泡狗阿绿阿白、神经蛙与欢乐马等属于同一家族,全名叫“么么龙 MOMO”,是一只粉红色恐龙的卡通形象。

活跃在表情里的momo能够走出微信,主要因为微信的授权登录机制。

无论是微信里的小程序,还是外部App如豆瓣、小红书等,只要网友选择通过微信账号授权登录,除了自己原本的账号和头像,还可以另外新建账户头像和昵称,“momo”便是系统提供的随机选项之一。

于是,一部分不愿意暴露微信昵称和头像的用户成为了初代的“momo”,顶着这只粉色的小恐龙在互联网冲浪。

没搞明白momo来源的许多网友,还以为自己遇到的是同一个人。一个叫“momo”的小红书账号发了一条笔记委屈表示,某位网友被其他的momo骂完拉黑,看到自己就以为自己是那个骂他的人,一直追到主页来骂,“又好气又好笑”。

正所谓“一mo惹事,众mo担当”,也正是因为momo昵称和头像很难让其他人具体定位到,让不少网友意外地有了些“安全感”,将之视为“隐身”工具。

“改成momo之后,就不用担心会被搜到发帖和回复记录了”,某个“momo”留言表示。

就这样,除了选择随机头像与昵称的那批“momo”外,越来越多的网友主动加入了momo的队伍中。时间长了,momo还在粉色恐龙的形象基础上衍生出更多变体。

比如将身体变成珍珠奶茶的奶茶mo,线条变为荧光色的荧光mo,头戴博士帽的博士mo,还有各种联名版本:甄嬛mo、灰太狼mo、章鱼哥mo、库洛米mo……

网络上还出现了一些专门画momo头像的画手,用画笔创作出各种momo的形态。

小红书上有一位momo画手,目前还是个高中生,从1月末开始分享自己创作的momo头像,有充电版、《鬼灭之刃》版、《哈利波特》版,笔记点赞数持续走高,热度最高的一条获赞超过1000次。

她会在评论区里征集网友们想要的momo形态,以此作为自己的灵感来源,每个头像也都是无偿分享,还会接免费的定制。最新一条笔记的评论区里,她表示下一周的momo头像定制已经接满,满怀期待的网友们又开始排起了下下周的定制队伍。

现在,在豆瓣、小红书或是其他一些社区平台,经常有人发帖问“momo是什么组织”,这时候会有一大群momo冒出来,流量高的帖子获赞数能超过1万,评论互动也有几百甚至上千,评论区还会有部分momo热情邀请对方加入自己的“阵营”。

momo宇宙,已经初步建成。

从“江湖骗子”到momo、阿白、哄哄,

不愿被找到的网友抱团躲进人群里

momo不是网友们的第一个群体身份。

之前,豆瓣上就出现过一批以“江湖骗子”、“已注销”为昵称的账号,让不少人无法分辨,导致豆瓣官方直接移除了这两个昵称,如今已无法再取此名。

“江湖骗子”们收到豆瓣系统提示

据了解,“江湖骗子”原本来自豆瓣系统的一种保护机制,当有用户将自己的昵称改成“管理员”时,就会被系统自动修正成“江湖骗子”,防止其冒充豆瓣小组的管理员。

“已注销”的来源更为简单粗暴些,豆瓣对于每个已经注销账号的用户都会这么显示,头像也是统一的黑白色人像。

在豆瓣此前各种“粉黑大战”、跨组“执法”的乱象中,如果用户隐匿身份成为“江湖骗子”或者“已注销”,大概率能避免被搜索到过往发言,因此这两个ID成为一段时间内豆瓣用户自我保护的工具。

而且,无论是“江湖骗子”还是“已注销”,最初都不是被某个网友想出来的,而是系统自带的,既省去了想名称的时间精力,也大大降低了其传播的门槛。

“momo”亦是如此,作为微信提供的随机头像和昵称,简单易操作也是其能被广泛使用的前提条件之一。

从用户心理上来说,有人实名上网,就有人想匿名潜水。

当大家对从互联网博取眼球、赚取流量越发习以为常时,也有这么一群人不太想被找到、或是被记住,他们顶着一个大众化的身份,分享自己想说的话,在感兴趣的帖子或者笔记下留下只言片语,淹没在人群中,享受着上网冲浪的自在和快乐。

“我现在看到momo的发言,第一反应是分辨其是否可信,感觉用这个账号和头像可以逃避很多后续追责问题”,这是某位网友的留言。

某社区App运营Eva也表示,从社区氛围来说,如果用户初始默认没有头像或是一些乱码ID,用户观感会比较差,可以理解初衷是希望通过昵称momo和粉色小恐龙的头像让用户形象变得更“真人化”。

“但随着momo现象的普遍,有时在一篇笔记下有多位momo回复,这种统一性反而会感觉很像水军入侵,丧失平台真实性这一特征,对社区氛围的营造反而有弊端”,Eva指出。

也是因为可能存在导致网络秩序混乱的风险,豆瓣就不再允许用户取名为“江湖骗子”和“已注销”。

当然,如果真的是有心人想要去具体找到某一个人,那大部分平台都有一个账户ID编号,是独一无二的,也能搜索到。

负责兴趣社区运营的心心认为,对于平台而言,当用户的自发“团建”行为扰乱社区正常秩序,干预是有必要的行为,就像momo的发展一旦不可控,也会成为下一个“江湖骗子”类ID,“但这其中会牵扯到微信的授权登录机制,即使干预也可能不会这么简单粗暴”。

毕竟人们总说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无论是“江湖骗子”还是“momo”都无法成为“法外之徒”。

不过,对互联网马甲的寻求不会停下。momo之外,微信提供的其他随机头像和昵称,比如红色小猪“哄哄”、绿色小青蛙“神经蛙”、棕色小马“欢乐马”、以及白色小狗“阿白”等,也逐渐形成了一股“势力”。

在一条问询自己该加入哪个“家族”的帖子下,各大“势力”争相冒泡团建,还流传着这么一段热血且中二的“身份宣言”:

“既然你诚心诚意的发问了,我们就大发慈悲的告诉你!!为了防止世界被破坏,为了守护世界的和平,贯彻爱与真实的邪恶,可爱又迷人的正派角色——momo!!我们是穿梭在银河的法外狂徒,白洞,白色的明天在等着我们~就是这样~mo~~~”

编辑 举报 2024-03-02 12:50

0个评论

暂无评论...
验证码 换一张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