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2.86变异株在我国的公共卫生风险较低?

12月1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国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治有关情况。目前,全国医疗机构门急诊呼吸道疾病总诊疗量呈下降趋势,当前我国新冠病毒感染处于较低流行水平,未发现未知的新病毒和细菌。同时,专家介绍了如果家庭成员感染呼吸道疾病,家人应如何防护,如何科学佩戴口罩等问题。

全国医疗机构门急诊呼吸道疾病总诊疗量整体呈下降趋势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米锋介绍,近期,全国医疗机构门急诊呼吸道疾病总诊疗量整体呈下降趋势。

各地积极扩充医疗资源,持续增加相关门急诊诊室和住院床位。二级医院、妇幼保健院、中医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有效发挥了分流作用。据监测,基层发热门诊和诊室接诊量约占全国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及诊室接诊量的44%,有效适应了患者的就医需求。

要持续加强呼吸道疾病诊疗情况监测和形势研判,强化医疗资源统筹调配,优化院内服务流程,畅通上下转诊渠道,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推进互联网+服务,保障群众诊疗需求,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要科学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要继续加强疫苗接种,预防流感等呼吸道疾病。

未发现未知的新病毒和细菌

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管理处研究员常昭瑞介绍,新冠病毒变异株JN.1,是BA.2.86的一个亚分支。全球监测结果显示,进入11月后,BA.2.86变异株,特别是JN.1亚分支的全球占比增速明显加快,并已成为部分国家的优势流行株之一。世界卫生组织于11月21日,将BA.2.86由全球需要监测的变异株调整为需要关注的变异株,评价临床重症感染风险为低等,总体评价公共卫生风险较低。

我国新冠病毒变异株监测结果显示,自2023年8月31日报告首例BA.2.86变异株输入病例以来,全国共报告BA.2.86及其亚分支序列160条,其中,输入病例序列148条,本土病例序列12条,未发现重症及危重症病例。目前,BA.2.86变异株在我国报告序列中的占比非常低,但输入病例的序列占比自11月以来增加较快,增长趋势逐渐与全球趋同。专家研判认为,当前我国新冠病毒感染处于较低流行水平,且BA.2.86及其亚分支占比很低,目前该变异株在我国的公共卫生风险较低。迄今为止,我国在呼吸道疾病病原体监测方面未发现未知的新病毒和新细菌。

针对寒冷天气下骨折、心脑血管疾病等多发病,要充实相关门急诊力量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米锋介绍,近日,全国多地出现强雨雪和强寒潮天气,国家疾控局发布了《寒潮公众健康防护指南》,国家卫生健康委已向各地发出通知要求切实做好雨雪寒潮天气医疗卫生和应急处置工作。要求做好医疗机构防寒保暖措施,确保寒冰天气下人员安全、设备设施正常运行;针对寒冷天气下骨折、心脑血管疾病等多发病,要充实相关门急诊力量;同时,强化值班值守,做好突发事件的医疗应急准备。

气温骤降可能诱发呼吸和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加重慢性基础性疾病,也可能造成冻伤。要做好防寒保暖,特别是头部和胸腹部保暖,外出时注意防滑防跌倒,尽量避免长时间在户外停留。

寒冷天气要格外关注呼吸道病原体感染。婴幼儿、儿童、孕妇、老年人减少外出,均衡营养;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人群如出现加重症状,及时用药就医;户外作业人员如出现紧急情况,停止作业,尽快进入温暖场所。

各级妇幼保健院儿科实有床位6.78万张

国家卫生健康委妇幼健康司副司长沈海屏介绍,妇幼保健机构在保障儿童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全国三级妇幼保健院中有98%设置了儿科,二级妇幼保健院中有91%设置了儿科,各级妇幼保健院儿科实有床位6.78万张。近期,随着儿童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期,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文件,统筹指导和推进各级妇幼保健机构扩能增效,全力保障儿童就医需求。

一是扩充儿科服务资源。指导妇幼保健机构加强人员调配,儿科医生全员上岗接诊,从儿童保健科、内科等相关科室抽调具备资质的人员,充实儿科门诊力量。强调儿科门诊应开尽开,在就诊高峰期通过延长门诊时间、增加门诊号源、加开诊室和诊疗区域、开设夜间门诊和周末门诊,最大限度满足儿童就医需求。二是优化空间布局和就诊流程。指导各级妇幼保健机构优化门急诊布局,实现儿童呼吸道疾病诊治与儿童保健服务分区,与其他儿童疾病诊疗区域分开。将儿童门急诊、采血等区域相对集中,提供便捷服务,减少患儿及家长在院内交叉流动,减少交叉感染。推广诊前检查检验服务,优化就诊流程,缩短等候时间。畅通急危重症救治绿色通道,逐步实现患儿就诊分级分层分流。三是推进互联网+服务。指导各级妇幼保健机构推进互联网医院建设,通过网上问诊复诊、在线开具处方、线下物流配送药品等方式,减轻线下就诊压力。推进儿童智慧医疗服务,采取分时段预约、在线查询检验结果等方式,引导错峰就诊,提高诊疗效率,提升就医体验。对北京等9个大城市服务情况监测显示,妇幼保健机构儿科呼吸道疾病每日平均门急诊量从9月的3.1万人次增长到12月中旬的4.7万人次,增长52%,妇幼保健机构发挥了重要作用。

家庭成员感染呼吸道疾病 家人应采取这些防护措施

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管理处研究员常昭瑞介绍,如果家人感染了呼吸道传染病,建议采取以下防护措施:

一是病人应佩戴口罩,尽量避免与其他家庭成员密切接触,以及共用餐饮具等日常生活用品;条件允许时,病人可居住在相对独立的空间。病人咳嗽、打喷嚏时,要用纸巾或肘部衣服掩住口鼻,用过的纸巾等垃圾要存放于垃圾袋中并及时处理,避免其他人接触。做好手卫生,特别是擤鼻涕或处理污染物后,要及时洗手。

二是保持家中环境和物品清洁,有明确污染或必要时,可进行消毒处理。如病人的口鼻分泌物污染了物体表面,应先用纸巾、干巾等可吸附材料对其清洁去污,再对被污染表面进行消毒,并及时洗手;使用过的清洁物品也需及时处理。对耐腐蚀的物体表面,可选择含氯消毒剂或其他有效的方法进行消毒处理;不耐腐蚀的物体表面,可选择季铵盐消毒剂或其他有效的方法进行消毒处理;手机、钥匙等小件物品,可用医用酒精擦拭消毒;餐饮具首选煮沸,全部浸没,水沸腾后计时,煮沸时间不少于15分钟。使用消毒剂时应严格遵循产品说明书,同时要做好个人防护。

三是其他家庭成员外出回家后、在家时,均要加强手卫生。手部有肉眼可见污物时,用洗手液在流动水下洗手;无可见污物时,可用手消毒剂揉搓双手。

四是加强室内通风换气,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冬季室内外温差较大时,要注意避免因开窗引起着凉感冒。

如何科学佩戴口罩?专家详解

口罩多久需要更换一次?N95和普通外科口罩更换频率有区别吗?近期多地出现降温降雪天气,为保暖佩戴的棉质口罩能有效防护呼吸道传染病吗?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管理处研究员常昭瑞做了详细解答。口罩更换和口罩选择都是正确佩戴口罩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于口罩更换的问题

一是口罩专人专用,不能交叉使用,误戴、错戴的口罩要及时更换。二是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和医用外科口罩,建议单个口罩累计使用时间不超过8小时。职业暴露人员的口罩使用时间不超过4小时,但不可重复使用。KN95、N95防护口罩,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在更换频率方面并没有特殊区别。三是前往医院就诊、陪诊、陪护时,近距离接触有呼吸道症状人员后,应及时更换口罩。四是口罩被呼吸道或鼻腔分泌物,以及其他体液污染后,要立即更换。五是口罩脏污、变形、损坏、有异味时,需及时更换。此外,超出使用期限的口罩、不符合我国现行国家或行业技术标准的口罩,要及时更换。

关于口罩选择的问题

棉质口罩不能有效阻挡呼吸道飞沫和气溶胶传播病原体,建议公众根据口罩指引的相关要求,结合自身健康状况、所处环境的感染风险,以及医生的指导建议,科学选择口罩。另外还应注意,为保暖或预防感染而佩戴多个口罩,也是不可取的,戴多个口罩不仅起不到增加防护效果的作用,反而会增加呼吸阻力,并可能破坏口罩的密合性。

近期,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疫情防控组发布了《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公众佩戴口罩指引》及政策解读,各地各部门可根据实际,参照本指引制定本地和本行业的口罩指引。

消息来源:国家卫健委新闻发布会直播

编辑:唐文培责编:周尚斗审核:冯飞

编辑 举报 2023-12-18 12:00

0个评论

暂无评论...
验证码 换一张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