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以乡愁为名募捐230万重建 却开建现代桥梁引质疑?
红星新闻消息,最近,位于四川乐山市井研县的茫溪河上,王村老桥的重建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两年前,当地社区以乡愁为名发起一场募捐活动,准备筹资重建王村老桥,最终共计募得重建资金230万元。
王村老桥始建于清代康熙年间,原来是一座石拱桥,经历2018年的特大洪水后轰然垮塌。如今,王村老桥重建工程正式启动,却引发部分网友的质疑:当初以乡愁为名搞募捐,为何现在恢复重建却是一座现代桥梁,如何延续乡愁?
对此,王村镇相关负责人回应红星新闻称,根据募得的资金量及行洪等方面的要求,只能建一座现代桥梁,修建方案也曾向捐款者代表做过解释。对于乡愁的理解,不能仅局限于一个物件。乡愁不仅在于形,更在于魂,打通交通瓶颈、方便百姓出行、恢复老街繁华、凝聚发展信心,更是一种乡愁。
现场探访:
300多年清代老石拱桥垮塌
旧址正在施工重建一座现代桥梁
岷江上游支流茫溪河,发源于乐山市井研县原分全乡宋家坡,流经王村镇绕场镇而过。在王村老街尽头,曾有一座修建于清代康熙年间的老石拱桥,迄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当地人习惯地称它为王村老桥,也有人叫王村旧大桥。
近日,红星新闻记者来到王村老桥旧址,看到桥两头仍然残存着部分老桥基础,两岸已经打围施工,工地上摆放着一些已经浇筑好的混凝土梁板,几名工人正在绑扎桥墩的钢筋,多辆运输渣土的货车来回穿梭。
根据该工程公开的采购中标信息显示,该重建桥梁为一座宽5.8米的人行梁板桥,桥梁长度76.8米,工期为125个日历日,中标价233万余元。从现场公布的施工示意图来看,这是一座现代样式的桥梁,并非石拱桥造型。
红星新闻记者在现场看到,上游约300处有一座王村新桥。据当地村民介绍,老石拱桥连接场镇和农村,数百年来一直是当地商贸往来和村民出行的重要通道,但随着时间推移,老桥不堪重负,上游的新桥于2017年5月通车,缓解了老桥的压力。
不过,当地群众还是习惯走老桥。直到2018年,50年一遇的大洪水将老桥栏杆冲断,相关部门对老桥进行了封闭断道,计划洪水后再进行维修加固。没想到,11天后老桥轰然垮塌。尽管有了新桥,但老街居民和河对岸的村民都希望能再重建一座老桥。
网友质疑:
以乡愁为名募捐重建老桥
开建的却是现代桥梁,如何延续乡愁?
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王村老桥旧址重建桥梁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两年前的募捐。
乡愁是一道长长的石桥,我在这头,梦在那头。2021年6月,王村社区发出一份募捐倡议书称,洪水冲垮了一座王村老桥,却冲不走十几代王村人的故事。石桥不仅是经济的纽带,还是无数人美好回忆的载体。同时,其中还包括一些石拱桥的桥梁样式。
老桥的记忆,也一直留存在很多人的心中:后山农户背着蔬菜家禽过桥贩卖的淳朴笑容,老街旺子豆花饭的满街飘香,从桥上跳进河里游泳的青春少男,在桥头拍照留念的靓丽少女
延续乡愁记忆,汇聚爱心成桥成为这场募捐活动的重要主题,有人亮出了当年为老桥所作的画,也有人晒出了为老桥所写的诗。当地群众和爱心企业纷纷捐款,有的拿出几百元,有的拿出几千甚至数万元,为重建老桥出力。
来自王村社区的统计数据显示,募捐活动持续了大半年时间,参与捐款的个人和企业有4693人次,最终募捐的总金额超过230万元。
两年多时间过去,如今王村老桥重建工程终于动工。但是有部分网友提出疑问,当初以乡愁为名募捐,为何不按照以前的石拱桥样式进行恢复重建?现在建的是一座现代桥梁,如何让人延续关于王村老桥的乡愁?
官方回应:
筹集资金不够,行洪也有条件限制
目前的方案是最好选择,乡愁不仅在形更在魂
对此,王村社区党支部书记易玲向红星新闻记者表示,当时倡议募捐的方案就是按照筹集到多少资金,就修多少钱的桥的原则,筹集200万资金为最基本目标。最终根据所筹集的资金量,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再确定桥梁建设类型与风格。
易玲坦言,之所以确定延续乡愁记忆为募捐主题,是希望乡愁能唤起更多在外的王村游子为重建老桥出力,但重建老桥不仅是为了留住乡愁,也是应广大老百姓的呼声,缓解老街交通压力、方便两岸群众出行,恢复老街繁华,带动乡村振兴。
日前,红星新闻记者在王村老街看到,原王村老桥是连接对岸多个村庄的重要通道,老桥垮塌后,老街成为了断头路,而王村小学、初中正位于路的尽头。提起老街,不少居民连连摇头,一到上下学堵得水泄不通,平时又冷冷清清,希望老桥早点修好。
在王村镇党委副书记陈雷看来,如果能修一座复古的老石拱桥当然很好,但筹集的资金不够,而且行洪方面也有条件限制,根据实际情况修一座现代桥梁是最好的选择,关于重建方案也曾向捐款者代表做过展示和解释。
陈雷表示,对于乡愁的理解,不能仅局限于一个物件,几百年来老百姓形成的生活习惯也是一种乡愁。乡愁不仅在于形,更在于魂,打通交通瓶颈、方便百姓出行、恢复老街繁华、凝聚发展信心,更是一种乡愁。
编辑:陈艳琦责编:周尚斗审核:冯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