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蒙娜丽莎是谁画的呢??
小哼子 1小时前 他用的木板 至于颜料多是自制的 木板是用胶类的东西处理过的 不懂得就不要在那瞎说了 还画布呢还有鼻子有眼的 文艺复兴时有许多作品也都是画在木板上的
ourlove2008 1小时前
1、达芬奇
列奥纳多·迪·皮耶罗·达·芬奇 (意大利语:Leonardo di ser Piero da Vinci;1452年4月15日—1519年5月2日),意大利著名画家、科学家,与拉斐尔、米开朗基罗并称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也是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之一。
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是一个博学者:在绘画、音乐、建筑、数学、几何学、解剖学、生理学、动物学、植物学、天文学、气象学、地质学、地理学、物理学、光学、力学、发明、土木工程等领域都有显著的成就。
他全部的科研成果保存在他的手稿中,大约有15000多页,爱因斯坦认为,达·芬奇的科研成果如果在当时就发表的话,科技可以提前半个世纪。
他15岁左右到佛罗伦萨拜师学艺,成长为具有科学素养的画家、雕刻家,并成为军事工程师和建筑师,1482年应聘到米兰后毕业于意大利理工学院成为意大利著名建筑师、画家,在贵族宫廷中进行创作和研究活动,1513年起漂泊于罗马和佛罗伦萨等地。
1516年侨居法国,小行星3000被命名为“列奥纳多”。最著名的作品是《蒙娜丽莎》现在是巴黎的卢浮宫的三件镇馆之宝之一。
2、《蒙娜丽莎》
《蒙娜丽莎》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列奥纳多·达·芬奇创作的油画,现收藏于法国卢浮宫博物馆。
该画作主要表现了女性的典雅和恬静的典型形象,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有产阶级的妇女形象。
《蒙娜丽莎》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美学方向;该作品折射出来的女性的深邃与高尚的思想品质,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于女性美的审美理念和审美追求。
3、创作背景
文艺复兴是盛行于14世纪到17世纪的一场欧洲思想文化运动。在中世纪晚期发源于佛罗伦萨,后扩展至欧洲各国。欧洲源自对基督教统治下中世纪的批判,产生了世俗价值观念。
人的观念在达·芬奇等艺术家的观念里居于核心的地位,《蒙娜丽莎》也展现了神性和人性的光辉,肯定了人从自然状态脱离而存在的意义。
在《蒙娜丽莎》创作之前,就有一幅,《艾尔沃斯·蒙娜丽莎》油画:《艾尔沃斯·蒙娜丽莎》出自达·芬奇,其创作时间远远早于《蒙娜丽莎》油画作品。
《艾尔沃斯·蒙娜丽莎》绘画,人物的面色清新红润,不沾岁月痕迹,有着与蒙娜丽莎非常相似的长相、服饰、手势和神秘笑容,只是更为年轻。有
专家还曾利用碳定年法对《艾尔沃斯·蒙娜丽莎》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该幅画创作于15世纪。
龙猫的大板牙 1小时前 真迹的话现在肯定是无价之宝了,法国政府把它保存在巴黎的卢浮宫供公众欣赏,也不能被拍卖。 《蒙娜丽莎》简介:《蒙娜丽莎》是一幅享有盛誉的肖像画杰作。它代表达·芬奇的最高艺术成就,成功地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有产阶级的妇女形象。画中人物坐姿优雅,笑容微妙,背景山水幽深茫茫,淋漓尽致地发挥了画家那奇特的烟雾状“无界渐变着色法”般的笔法。画家力图使人物的丰富内心感情和美丽的外形达到巧妙的结合,对于人像面容中眼角唇边等表露感情的关键部位,也特别着重掌握精确与含蓄的辩证关系,达到神韵之境,从而使蒙娜丽莎的微笑具有一种神秘莫测的千古奇韵,那如梦似的妩媚微笑,被不少美术史家称为“神秘的微笑”。
360U650993553 1小时前 是蛋培拉画法是挑鸡蛋黄画出来的要画很长时间他画了4年谢谢,我是资深油画教授
德玛西亚_丶 1小时前 在印象派之前的油画(或者类似油画的画)都不是现在意义上的彩画,没有科学合理的色彩关系。但是蒙娜丽莎不是单色背景里的树木是冷色,人物肌肤是暖色,至少有这些色彩上的区别。如果用素描的概念去看待这幅画还真有一定道理。没有色彩关系(只是有一些固有色的对应表现),也就剩下素描关系了。
裴秀福 1小时前 卢浮宫有三件最著名的艺术品,号称“三大镇宫之宝”:维纳斯雕像、狮身人面雕像、油画蒙娜丽莎。在一间展厅里,一幅不大的油画嵌在玻璃罩着的一面墙上,这就是举世闻名的《蒙娜丽莎》。 在这幅肖像画前,挤满了参观者,里三层外三层,整个大厅水泄不通,力气小的根本无法靠近,只能远远地观看,我就是在这样的困境中,把相机高高举起,透过人头的缝隙才得以拍到,如获似宝地保留至今。 《蒙娜丽莎蒙》是达.芬奇的经典名作,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虽然这幅名画只有77*55厘米,无数崇拜者为之倾倒,是世界上拥有最多发烧友的一幅肖像画。不仅是艺术界,政界要员对她的迷恋就令人诧异。据有关资料记载:大名鼎鼎的戴高乐总统每当心绪烦躁时,必驱车前往卢浮宫欣赏《蒙娜丽莎》,出来后便满面春风,原先的烦恼荡然无存;而蓬皮杜总统则公开承认无法克制对《蒙娜丽莎》的心驰神往之情;世纪伟人邱吉尔在他晚年有幸亲抚《蒙娜丽莎》时,竟无法控制颤抖的手指;铁娘子撒切尔夫人亦对《蒙娜丽莎》情有独钟,无缘享有真迹,就收藏了4幅赝品。看到这些事实,我无法理解,一幅不大的肖像画为何竟有如此巨大的震慑力呢,或许这就是艺术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