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剥夺“初老族”工作权利 希望未来看到“银发空乘”?
据红星新闻报道,政协委员、月星集团董事局主席丁作红近年来一直关注老年人再就业问题。去年全国两会,他因为带了一份《关于鼓励开发初老群体人力资源价值的建议》而备受关注。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丁作宏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一直非常关注“少子化、高龄化”人群的就业问题。“我们不能剥夺‘晚辈长辈’通过工作实现自身价值的权利。一些过去属于年轻人的职业也可以向‘晚辈长辈’开放。我想未来我们甚至可以在我国看到‘银发空姐’。”
政协委员丁<爱尬聊_百科知识大全>作红受访者供图
观点:
有些“晚辈老人”想为社会做贡献,不应该被剥夺权利。
丁作红向红星新闻记者强调,他的观点并不是说所有老年人60岁以后都必须上班,60岁以后可以选择自己养老。
“但是现在许多人,无论老少,身体都很健康。他们想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我们有什么理由剥夺他们体现个人价值和展现社会价值的权利?”丁作宏认为,有很多具体措施需要政府部门和行业企业研究,既能让一部分想在一定年龄退休的人,也能让另一部分到了一定年龄还想继续工作、为社会做贡献的人,继续实现他的价值。
据丁作宏观察,目前国内的少壮派和老年群体就业集中在两个领域。少数身体条件好、专业技能高的老年人,如医生、教师等职业,再就业较多。另一部分大三、大四群体集中在保洁、保安等低门槛行业,这部分比例相对较高。
建议:
提高早老群体劳动保障水平,畅通再就业渠道。
丁作宏说,他平时很关注“老少群体就业”这个话题。他发现,不同年龄段的人对互联网有不同的看法和意见,很多人,尤其是年龄稍大的人,非常支持鼓励青年和老年群体就业。
丁作红认为,要激发早老群体的工作积极性,首先要进一步完善社会法律法规和保障体系,提高早老群体的劳动保障水平,畅通再就业渠道。同时,要进一步引导全社会,形成鼓励早老群体再就业的理性认知,为发挥早老群体人力资源价值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老年群体是社会的财富,不是负担。我们应该创造条件让他们发挥更大的作用。”
然后,一些传统印象更喜欢用年轻人的立场。“初来乍到的老人”也可以试试吗?对此,丁作宏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说,他去过世界上很多国家,在一些国外的航班上,经常会看到一些“不那么年轻”的空乘人员,和国内有很大的不同。虽然年纪大了,但是服务好,自信。“我觉得我们国家以后大概率会出现‘银发空姐’这样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