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已》大火,30岁焦虑横行,崇拜年轻是个时代病?

一个

“30岁焦虑”这个话题最近特别热。

30似乎成了分水岭,一面是年轻、有活力、有希望、勇敢;另一方面是按部就班,不敢惹事,稳重成熟,甚至衰老。

从没有哪个时代,30岁的跨度如此清晰地展现出来。

随着《乘风破浪的姐姐》和《三十而已》的走红,这个话题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

30岁,真的像我们说的那么庄严神圣,充满仪式感,还是我们给它一个坚硬的形状,赋予它一个意义?

先说说《三十而已》是怎么讨论30岁的。

在这部剧中,倾诉了30岁的纠结、焦虑和思考。

通过三位女主角的不同命运,集中呈现了30岁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挫折。

《三十而已》大火,30岁焦虑横行,崇拜年轻是个时代病?

《三十而已》大火,30岁焦虑横行,崇拜年轻是个时代病?

2、

[王曼妮]

她代表了一群人,他们出身平凡,却有着很高的价值观和抱负。

他们见过大城市的辉煌和繁华,不愿意回到小城镇过平淡普通的岁月。他们期望在更大的世界里实现更多的可能性。

生活中,他们追求品质,月薪15000元,却愿意出7000元租房子;

感情上,他们标准一样高,爱情和金钱都要。

求仁,她迎梁正贤。她说梁正贤满足了她对男人的所有幻想,但他不想结婚。

《三十而已》大火,30岁焦虑横行,崇拜年轻是个时代病?

后来真相大白,他有一个谈了7年的女朋友。

生活总是那么公平,你为什么让所有美好的东西独善其身?

这是最简单也是最朴实无华的生活逻辑。

王曼妮代表了一大群城市女性的困境。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她们还共同拥有一个共同的称谓——剩女。

即使他们强调自己选择自大,社会还是带着有色眼镜看他们。

这是他们的困境。

《三十而已》大火,30岁焦虑横行,崇拜年轻是个时代病?

《三十而已》大火,30岁焦虑横行,崇拜年轻是个时代病?

3、

[顾佳]

顾佳,该剧中塑造的一个近乎完美的女性形象。

同时,她几乎成了普通女性焦虑的来源。因为找到了自己理想中的榜样形象,所以离得好远。

她对自己严格自律。她练习最难的瑜伽,吃健身餐,上护肤课程。

是的,儿子,她尽力让他上最好的幼儿园。为此,作为一个有钱的妻子,她不惜降低自己的价格给另一个妻子鞋子。

对于老公,我知道自己能力比老公强,但是我处处帮他,帮他打基础,时刻照顾他的面子和尊严。

这就是完美妻子的形象。

可是,即使她那么优秀完美,还是被老公背叛了。原因是顾家太完美太优秀,老公压力太大,在顾佳面前找不到做人的尊严。

从哪里推理?如果优秀是一个错误,那么顾佳真的是一个大错误。

《三十而已》大火,30岁焦虑横行,崇拜年轻是个时代病?

从这里我们发现,有时候伴侣出轨,不是看你好不好,而是看他想要什么。

你认为你的奉献可能完全宠坏了他。

剧中完美的全职太太尚且面临这种困境,更何况现实生活中的全职妈妈。

当她的伴侣出轨时,顾佳可以自由地喊“离婚”,她真的有力量和信心离婚。

但现实生活中,很多女性为了家庭做出牺牲和让步,却很容易在伴侣出轨时失去反抗的砝码。

显然,这是为家庭和孩子,做出的牺牲,但当面对婚姻的剧变时,这往往成为他们的原罪。因为他们没有抚养能力,只能交出抚养权。

这就是全职妈妈的困境

《三十而已》大火,30岁焦虑横行,崇拜年轻是个时代病?

《三十而已》大火,30岁焦虑横行,崇拜年轻是个时代病?

4、

[钟秦晓]

钟这个人物就更接地气了。

她很像我们身边的一些小王和小李,或者就像我们自己。

她不逃避工作,但不积极。她很努力,但没有太大的上进心。下班后,她只想慵懒地躺在沙发上追剧。

一步一步的相亲、恋爱、结婚,她一直活在父母等人的期待中。

《三十而已》大火,30岁焦虑横行,崇拜年轻是个时代病?

婚后激情浪漫褪去,两个人过着各自的生活,婚姻变成了合租。

你养你的鱼,我养我的猫;你看你的书,我看我的戏。两个人的交流渐渐少了,甚至没有了,两颗心的距离渐行渐远。

远,最终婚姻分崩离析。

  电视剧毕竟为电视剧,最终两个人经过反思后重新牵手,但是现实生活中这样的破碎很难再重圆。

  这是这类30+女人的困境。

《三十而已》大火,30岁焦虑横行,崇拜年轻是个时代病?

《三十而已》大火,30岁焦虑横行,崇拜年轻是个时代病?

5、

  这部剧最后的大结局,三个女主角对着镜头说的那一段话还是挺感人,传达的意义无非是:

  三十而已,有什么可怕,你要有勇气,有信心。

  但其实除去表面的这种感动,我们回过头来想,整部剧都在制造和贩卖焦虑。

  因为生活中虽然会有各种糟糕的事情,但是也很少有人倒霉到所有倒霉事,都发生在她身上或者身边的朋友身上。

  而整部剧,将这些糟糕的事情一股脑呈现,这当然会让人徒增焦虑。

  这是第一点。

《三十而已》大火,30岁焦虑横行,崇拜年轻是个时代病?

  第二,现实生活中那些糟糕的事情,很难有美好的结局,但是电视剧中将这部分进行了美化,所以很多人说这部剧的后半程及结尾烂尾了,原因正在于此。

  你提醒了我这么多困境的存在,我本就焦虑,你却给了我一个不现实的解决方案,我知道这根本解决不了我的困境,我的焦虑当然会进一步加深。

  这是第二点。

《三十而已》大火,30岁焦虑横行,崇拜年轻是个时代病?

  第三,不论是《三十而已》,还是《乘风破浪的姐姐》,虽然它们宣扬的理念是不过三十而已,你依然可以乘风破浪。

  但是当你在过度强调30这个年纪时,实际上就是在凸显这个年纪的特殊性。不然你怎么不说,16岁而已,70岁而已?

  当你越是说30岁没事,才30岁而已,受众越会加深对30岁的焦虑,仔细想想是不是这么回事?

  这是第三点。

《三十而已》大火,30岁焦虑横行,崇拜年轻是个时代病?

《三十而已》大火,30岁焦虑横行,崇拜年轻是个时代病?

6、

  现在让我们抛开电视剧,抛开综艺不谈,让我们来看一看这种年龄焦虑,到底该不该有?

  我带你回顾几个人生阶段你就明白了。

  让我们将时钟拨回到高中。

  你每天没日没夜的学习,晚自习下了之后,还要到被窝里打着手电筒继续学习;

  到了你最愁的化学课,你恨不能撕碎试卷,跟高中说拜拜,但你知道不能这样做,你不能功亏一篑,你耐心性子,继续将<爱尬聊_生活百科>一道一道错题记录到错题本上。

  狂学了半年,终于到了期末考试,你希望打个漂亮的翻身仗,但是最终成绩下发的那一刻,你怀疑你到底是不是学习那块料。

  班主任的声音在旁响起“距离高考还有几个月的时间,你们还在神游?”

  那些披星戴月的岁月,难不难?那些流汗流泪的时光,苦不苦?

《三十而已》大火,30岁焦虑横行,崇拜年轻是个时代病?

  前两天出高考成绩,网上流传了一段视频,是一些高三毕业生查到自己高考成绩时表现。

  有的人直接兴奋地跳起,有的人高兴地原地转圈,有的人瞬间痛哭流泪,那是终于跑到终点的幸福的泪水。

  那个视频看的人无限感慨,高中的我们不焦虑吗?

  焦虑,只不过我们焦虑的事情不同罢了。

  到了上大学,我们开始感受到恋爱的幸福和甜蜜。

  我们体会到小鹿乱撞的紧张,体验到牵手拥抱的幸福,我们很可能也体会到平生第一次失恋的痛苦。

  那种痛苦,放在成熟的年纪回看可能,不值一提。

  但是放在当时的年纪去体会,我们绝望地认为,生活仿佛无法继续,没有他的时光度日如年,我们觉得未来一片黑暗。

《三十而已》大火,30岁焦虑横行,崇拜年轻是个时代病?

《三十而已》大火,30岁焦虑横行,崇拜年轻是个时代病?

7、

  站在30多岁的年纪,回过头来说,高中时期的苦都不算真的苦,大学时失恋的苦不是真的苦,但是这样的评价客观吗?

  我们不是让一个30多岁的人去经历那一些,我们要按照当时的年纪、当时的经历来评价那种苦,是不是真的苦,是不是真的难。

  抛开30多岁我们不谈,到了40多岁,50多岁难道就没有那个阶段的难了吗?依然有。

  40多岁,我们面临着上有老下有小的压力,面对着职业上的天花板和后浪的冲击;

  50多岁,我们可能就要开始直面和生命的告别,跟父母的、跟长辈的……

  每个年龄段都有它的难,但是与此同时,每个年龄段都有它的好。

  30多岁时,你觉得难题和困境要比20岁时多,但是同时,30岁的你更加成熟理性,多了解决问题的智慧和能力。

  而30岁的这份底气和实力,却是20岁时所没有的。

  你承受了这个年龄段的好,当然要承受这个年龄段的难,这是一件非常公平的事情。

《三十而已》大火,30岁焦虑横行,崇拜年轻是个时代病?

《三十而已》大火,30岁焦虑横行,崇拜年轻是个时代病?

8、

  当然,人们对于年龄的恐惧,少不了大众传媒的推波助澜。

  近几年,不论是热门综艺,还是热门电视剧,都兴起了一股“鲜肉风”,小鲜肉当道,鲜肉即流量。

  独留那些老腊肉,风中凌乱。

  衰老在我们的文化中正在成为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又美又飒”变成了成功女性的新标准,但是如果拆解一下,你会发现追求的无非是30岁的年纪,20岁的容颜,40岁的购买能力。

  不然,怎么称得上又美又飒?

《三十而已》大火,30岁焦虑横行,崇拜年轻是个时代病?

  国外的经典电影中,经常见到那些上了年纪的女演员的身影,她们没有精致的五官,没有完美的身材,不施粉黛,但却自带魅力。

  在他们的文化中,估计美颜相机类似的APP不会有多少市场。

  而在我们的文化中,年龄增长,带来的似乎只是数字增长的焦灼。

  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生了病。

  作家、学者许知远,在谈到年龄崇拜这个话题时,曾说过一句话,我深以为然

  “得是一个多么幼稚的社会才会对年龄产生崇拜。”

  他说判断一个人年轻与否,纯粹是某种意义上精神上的东西。

  一个人是否对外界保持开放,这种开放不仅是对新事物开放,也包括对旧事物的理解;

  一个人有没有对世界更丰富的体察,有没有承担对应的责任和义务,对自我有没有更深的控制能力,这些都和年龄无关。

编辑 举报 2023-03-03 15:21

0个评论

暂无评论...
验证码 换一张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