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建议发钱!涉多胎家庭、博士生、买车人?
3月3日,中新经纬报道,两会即将开幕。你最期待什么建议?一些代表委员把目光聚焦在多胞胎家庭、博士生、养老服务人才、有车一族和罕见病患者身上,建议给予补贴。
为孩子的育儿教育提供补贴
比如,全国人大代表、Xi交通大学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赵玉龙就提出,在教育上,要从为生育两个或三个孩子的夫妇提供补贴的角度来保障父母。
“例如,每年为儿童提供固定金额的育儿和教育补贴,共18年,到成年时结束,这一建议目前正在进一步调查和考虑中。”赵玉龙说。
政协委员、华西医院教授甘华田也提出了类似的建议。他建议对有两三个孩子的家庭给予教育专项补贴,第三个孩子提供从幼儿园到高中毕业的免费教育。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原副主席姚爱星建议,从国家层面制定完善生育津贴发放政策法规,对生育一个子女、两个子女和三个子女的家庭分别给予一次性生育奖励,对生育0-36个月婴儿的家庭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给予固定育儿补贴。
博士补贴提高到10000元。
关于人才的培养,政协委员、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敏静提出,要对博士生,尤其是理工科的博士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支持。
“现在博士生每月补贴3000元左右,希望能提高到至少1万元。这样算下来,全国50多万全日制博士生大概需要投入50多亿元,但是值得。如果拿不出这么多钱,能不能优先考虑从事科技研究的博士生,带动更多的孩子从事科技学习和发展。”倪玉静说。
奖励和补充<爱尬聊_百科词条>养老服务人才。
随着养老服务业的兴起,全国人大代表、华海药业总裁陈宝华建议,要重视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要积极培养各类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建立养老服务志愿者队伍,对工作表现突出的给予一定的补贴和奖励。
陈宝华提到,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和农村劳动力从事养老服务。同时,政府应制定配套政策,建立培训补贴和岗位补贴制度,适当提高养老服务人员的工资待遇,开辟人才开发和晋升渠道,从而吸引人才投身农村养老产业。
酌情增加罕见病患者康复训练补助。
此外,政协委员、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艾滋病科护士长杜立群建议,成立省级罕见病康复中心,对罕见病患者的康复训练项目和辅助器具酌情增加补贴。
杜立群还建议,一些罕见病患者的病情是逐渐加重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康复训练的时长和训练项目也要相应增加。补助金额应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和病情的加深而增加,进一步减轻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
直接补贴新能源汽车给消费者。
全国人大代表、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表示,2023年以来,我国汽车消费整体疲软,补贴和减税政策大面积下降,消费者对大宗商品的消费欲望仍未恢复。中国的汽车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但二手车流通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