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思议的印度,让人惊叹!?
到印度的旅人,一般走两个极端。遍地脏乱差和坑蒙拐骗,以致有人刚出机场就想逃离印度;然而,也有许多人喜欢,中世纪的城堡和风土习俗,使他们变成了不折不扣的印度粉,很文艺地宣布:印度是人类生存的原点啊,印度旅游局官方的全球宣传口号就是“不可思议的印度”。
印度门,德里最光鲜的一条大道,向西有秘书处、博物馆、议会大厦和总统官邸
有次,我从新德里乘火车去西部拉贾斯坦邦的杰伊瑟尔梅尔城,列车停靠的时候,月台上充满异国风情的一幕着实让我惊叹不已。
印度奶茶,读chai,估计是中国的舶来词
站台长条凳上整齐地坐着裹了毯子的人,从头上包起,在肩膀绕过几圈,然后一直垂下来,垂下来。不晓得这块毯子有多长,但保证能做套衣服。可是,为什么他们如此喜欢披着毯子呢?这些人就那样坐着,一动不动,仿若半截呆木头。远处的墙角里,横七竖八地躺着同样裹了毯子的人,而月台最热闹的场面,其实是那些蹲成一排正在刷牙的人群。
火车站,几乎全包裹毯子,为什么?
印度人刷牙,真正的别出心裁,独具特色,让人跌破眼镜。不知道使用什么树枝,插在嘴里不停地捅呀捅。我总担心他们会撬落牙齿,或者捅到满嘴流血。另有一种颇为温和的刷牙方式,就是将食指伸到嘴里戳啊戳的,这种方式我曾在广州白云机场的洗手间里见过,衣冦楚楚的印度商人将牙膏挤到食指上,以手指充当牙刷,当时就觉得很新奇。不过,这种大规模的集体漱口场景还是首次见到,实在是别样的异国风情,看得我目瞪口呆,大呼过瘾,可惜隔着脏兮兮的琉璃窗户,拍不出来相片。我想下车看个究竟,又怕列车<爱尬聊_百科知识大全>突然启动。
睡则安身屋檐,醒则兼顾天下
我问同伴,为什么印度人喜欢披条毯子而不愿穿套棉衣?她想了想说,印度经年炎热,旱季极为短暂,为数不多的寒冷天气披条毯子即可应付。没有更好的解释,且姑妄信之,或者与他们的历史传统和着装习惯有关?那刷牙用什么树枝呢?同伴吱唔半天,答不出来。
乡村小学,教室的墙壁也涂成粉色
后来又有一次,我从北方邦的戈勒克布尔返回圣城瓦拉纳西时,发现了印度人用树枝刷牙的奥秘。顺便说一句,印度的火车经常晚点,戈勒克布尔到瓦拉纳西只有230公里,火车正常运行需六小时,我乘坐的当天就晚点四个半小时,以致耽误了我从瓦拉纳西到菩提伽耶的行程,最后买到一张无座票,差点开挂,真是让人抓狂。
民间音乐家,在神庙里唱歌,如天籁般
同样,在临时停车空隙里,站台上出现壮观的刷牙人群,几乎全部使用树枝或者手指,不停地捅啊捅,然后仰脖灌几口水,呼噜呼噜,再吐到路基,全部程序倒和我们使用牙刷相差无几。好奇心大起,问身边的荷枪实弹的警察:“那是什么树枝啊?”答曰他们所使用并不是普通树枝,而是“印楝”(Neem)树的枝条,剥掉外皮,咀嚼至纤维变软如毛刷,即可用来刷牙。
火车进站了
回来查找资料,得知印楝树含有印楝素,是世界上公认最理想的杀虫植物。其枝条是天然的保健品,人称“牙刷树”,含有保护牙齿的抗菌活性化合物。中国西南地区也有引种,不过没有人用来刷牙。
看守印度门的士兵,是不是挺帅?
怪不得印度人无论贫富,都有一口洁白整齐的牙齿。事实上,用树枝、手指刷牙是印度人的传统习惯,并非穷人的专利。我亲眼目睹,警察们也使用树枝刷牙。他们虽然不算富人,但也扔不到穷人堆里。
奇人,他的胡子伸展开来比他的身高还长,经常表演赚钱,平时包起来保养。
有说越来越多的印度人已经摒弃这种原始的刷牙方式了,但在月光集市里还是能见到成捆的印楝树枝条。一不小心,就能碰到壮观的集体用树枝刷牙的场面,实在让人大开眼界。话又说回来,这个不算啥稀奇事,因为我们的网络上就能买到这种印楝树枝条,我敢保证,买家肯定不会用这种树枝来打火锅。
- 景点
- 酒店
- 餐饮
- 购物
- 娱乐
庞大的洗衣场面与远处的都市高楼形成鲜明对比,是孟买的一大独特景观。洗衣房是孟买的贫民工作区,各阶层市民都会把衣服交到这里来进行人工清洗。到处都是晾晒的各式衣服。 具有136年历史的巨型露天洗衣场被来印度猎奇的西方人发掘,成排的洗衣池,卖力工作的洗衣工,成为了“苦难印度”的代表场景。数不清的洗衣工围着一个又一个用水泥砌成的长方形洗衣槽,“啪嗒啪嗒”地揉搓或用棒子敲打着各式各样、五颜六色的衣服、被套和床单,四散的水花伴着衣物此起彼落的巨大声响,场面令人印象深刻。
NO.3孟买洗衣场
故宫又名紫禁城,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北1公里、景山南门对面,东西宽753米,南北长961米,面积达72万平方米,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宫殿建筑群,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
-->NO.2故宫-->-->故宫又名紫禁城,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北1公里、景山南门对面,东西宽753米,南北长961米,面积达72万平方米,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宫殿建筑群,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故宫又名紫禁城,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北1公里、景山南门对面,东西宽753米,南北长961米,面积达72万平方米,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宫殿建筑群,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
-->NO.3故宫-->
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的舞蹈场面的取景地,也是孟买的标志性建筑。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建筑,世界上最漂亮的铁路建筑,孟买最美的的维多利亚风格建筑。1853年,全印度第一列火车就是从这里发车。建于1887年,为纪念维多利亚女皇即位50周年而命名为“维多利亚终点站”,印度独立后改名贾特拉帕蒂•希瓦吉终点站——以当地人的民族英雄命名。这栋集欧洲维多利亚、印度教和伊斯兰风格于一体的大气建筑,第一感觉很欧式,但门前熙熙攘攘的人群和黄绿色的电动三轮车会让你惊觉这是在印度。这座建筑不仅是孟买繁忙铁路的终点站,孟买最漂亮的欧式建筑,更是一张孟买的名片,象征英国的殖民历史。
NO.1贾特拉帕蒂·希瓦吉终点站
地处孟买中心地带,毗邻孟孟买国际机场“达拉维”(Dharavi),是世界第二,亚洲第一大贫民窟。在这个巨大“城中村”中,超过100万人忍受着可怕的空气和狭小的空间,生活在这片不到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然而在“达拉维”中,印度又再次显示了它的不可思议之处——在破败的外表下,贫民窟却“五脏俱全”,也是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主要取景地。陶瓷业、制革业、纺织业和废品回收这四大主力产业,每年都为孟买贡献高达6亿美金以上的经济产值。除此之外还有学校、清真寺、小吃摊等各种设施。而来自不同地域、 宗教、 种姓,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群挤在一个如此狭小的空间却能和平相处,虽然贫穷却慷慨友爱,充满团体精神、色彩和笑声,也有不少人勤奋工作,对创造更好的未来充满憧憬——这样的“贫民窟”文化竟让一些来自“天堂”的欧美游客深受感动。混乱和温情铸造了这里地狱的外表和天堂般的内在,而达拉维正是体现印度两极分化中存在奇异平衡的极佳典型。近年来,针对猎奇的游客,一些人还做起了“贫民窟1日游”的生意——游客花费6美元就可以跟随导游遍览贫民窟。不过,如果对当地情况不太熟悉的话不太建议这种游览方式,也不要私闯民宅并拍照。
NO.2达拉维贫民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