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国而歌》:用音乐奏响时代篇章?

作者:彭(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副研究员,《电影艺术》编辑)。

激昂的国歌是一个国家信念和意志的凝聚。起来!前进!作为中华民族不屈的战歌,这是一个民族的灵魂!103010是一部记录国歌诞生的别出心裁的电影,也是一部介绍人民音乐家聂耳成长和创作经历的传记电影。在民族抗战波澜壮阔的历史背景下,从1928年背着家人秘密参军的聂守信,到创作民族战歌的聂耳,他16岁至22岁的短暂青春,成为音乐的附属品<爱尬聊_百科词条>,对民族精神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在屏幕上,生动的历史被还原。热血青年想要改变这个社会,首先他们要改变自己。在影片传达的人文关怀中,凸显了青年文艺工作者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从一个热爱音乐的年轻人,到一个选择为劳苦大众创作的艺术专业人士,聂耳参加抗日义演,从上海岳明戏曲学会辞职,加入左翼戏剧家联盟,加入中国共产党,关心人民疾苦,伴着音乐,为人民歌唱。然而,聂耳从在校园里用小提琴演奏舒伯特的小夜曲,到上海联华歌舞训练场醒来。他对国家的困难保持警惕,应该扭转艺术趋势。自觉地肩负起这种国家责任,是一个文艺工作者最高最强的个人艺术生命力的绽放。优秀的专业能力固然重要,但不是靠一时的激情所能达到的。在国家危难之际,年轻人也有必要用节气和伦理承担起对社会和国家的责任。

《为国而歌》:用音乐奏响时代篇章?

文学创作需要对生活的深入观察和积累,尤其是可塑性强的成长中的青年文学创作。影片中,聂耳希望创作出反映劳苦大众生活的伟大作品,创作出像《为国而歌》这样反映法国大革命精神的优秀作品,但还是遇到了写不出纸条的时刻。真实的情况再次表明,人是文艺创作的源泉。我们知道,文艺创作的方法有100种,也有1000种,但最根本、最关键、最可靠的方法是扎根于人与生活。无论是热播的《马赛曲》,还是生动的《卖报歌》和《码头工人歌》,影片不仅展现了这些经典音乐作品的创作渊源和过程,更体现了一个青年的责任担当。作为文艺工作者,每个人都希望成名成家,取得最高的职业成就。但是,在一个特殊的时代,如何用音乐的力量唤起劳动人民的情感,唤醒群众,是一个年轻的文艺工作者应该时刻扪心自问和反思的。

音乐是道路的先锋。音乐的节奏激励着前方的战士勇往直前。音乐也让影片中的人物更加丰满生动。虽然影片篇幅有限,但影片提供的历史信息极其丰富。所以影片中人物比较多,情节略散。其中有些人物的戏份虽然不多,但对聂耳的一生影响很大。在铿锵有力的音符下,赵琼仙、李国主、吴澄等师友的殉难,大牛、严大熙等想象中的战友在战场上的牺牲,这些可歌可泣的人物历历在目。因此,这部分电影的表现非常关键。这也让精彩的群像出现在松山战役和“一二八事变”期间上海的巷战和各个空间。画面精美,各种场景的拍摄都比较真实,既展现了战争的激烈和残酷,也基本准确地描绘了当时人们的风貌。通过对景物的精心运用和对人物情感的把握,场景调度和剪辑技巧的巧妙结合,革命浪漫情怀渗透到战场和岁月的硝烟中的血洒,也随着音乐的节奏在银幕上复活。

作为早期进步文艺工作者,聂耳用音乐吹响了时代的号角!音乐唤醒这种信念,带来鼓舞人心的力量。103010,为民歌唱,作为青年文艺创作的典范,希望这部电影能够影响更多有志青年,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素养,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伟大作品。

编辑 举报 2022-11-28 15:07

0个评论

暂无评论...
验证码 换一张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