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庐图是谁画的呢??
M35****8054 2021-05-29 15:05
1、荆浩
荆浩(约850-?),字浩然,号洪谷子,河南孟州(河南济源)人,五代后梁画家,尊为北方山水画派之祖。因避战乱,常年隐居太行山。
擅画山水,师从张璪,吸取北方山水雄峻气格,作画“有笔有墨,水晕墨章”,勾皴之笔坚凝挺峭,表现出一种高深回环、大山堂堂的气势,为北方山水画派之祖。
著有《笔法记》山水画理论的经典之作,提出气、韵、景、思、笔、墨的绘景“六要”。
作品还有《匡庐图》《雪景山水图》等。
2、关仝
关仝(约907-960),长安(陕西西安)人。五代后梁画家。一作关同、关穜。在山水画的立意造境上能超出荆浩的格局,而显露出自己独具的风貌,被称之为关家山水。
画山水,早年师法荆浩,刻意学习,废寝忘食。所画山水颇能表现出关陕一带山川的特点和雄伟气势。
画风朴素,形象鲜明突出,简括动人,被誉为“笔愈简而气愈壮,景愈少而意愈长”。北宋米芾说“工关河之势,峰峦少秀气”。
3、李成
李成(919-967),五代宋初画家,字咸熙,原籍长安(陕西西安),先世系唐宗室。擅画山水,师承荆浩、关仝,后师造化,自成一家。多画郊野平远旷阔之景。
平远寒林,画法简练,气象萧疏,好用淡墨,有“惜墨如金”之称;画山石如卷动的云,后人称为“卷云皴”;画寒林创“蟹爪”法。对北宋的山水画的发展有重大影响,北宋时期被誉为“古今第一”。
祖父于五代时避乱迁家营丘(今山东青州),故又称李营丘。
作品有《读碑窠石图》《寒林平野图》《晴峦萧寺图》《茂林远岫图》等。
4、董源
董源 (934-约 962 ),又名董元,字叔达,江西钟陵(进贤县)人。五代南唐画家,南派山水画开山鼻祖。
董源与李成、范宽史上并称北宋三大家。南唐国主李璟以为北苑副使,故又称“董北苑”。
擅画山水,兼工人物、禽兽。其山水初师荆浩,笔力沉雄,后以江南真山实景入画,不为奇峭之笔。疏林远树,平远幽深,皴法状如麻皮,后人称为“披麻皴”。
山头苔点细密,水色江天,云雾显晦,峰峦出没,汀渚溪桥,率多真意。米芾谓其画“平淡天真,唐无此品”。
存世作品有《夏景山口待渡图》《潇湘图》《夏山图》《溪岸图》《平林霁色图卷》等。
5、巨然
巨然,生卒年不详,江宁(江苏南京)人。五代宋初画家,僧人。
早年在南京开元寺出家,南唐降宋后到汴京(河南开封),居于开宝寺。
擅画山水,师法董源,专画江南山水,所画峰峦 ,山顶多作矾头,林麓间多卵石,并掩映以疏筠蔓草,置之细径危桥茅屋,得野逸清静之趣,深受文人喜爱。
以长披麻皴画山石,笔墨秀润,为董源画风之嫡传,并称董巨,对元明清以至近代的山水画发展有极大影响。
画作有《万壑松风图》《秋山问道图》《山居图》等传世。
张灶冲 2021-05-29 15:08 人物画 顾闳中 韩熙载夜宴图 周文矩 琉璃堂人物图 山水画 荆浩 匡庐图 关仝 山豀待渡图 董源 潇湘图 巨然 秋山问道 花鸟画 黄荃 写生珍禽图 徐熙 石榴图
Moppet 2021-05-29 15:09 我是美院国画系的,希望能给你解答这个问题 两幅画做对比,就先要说说两位作者 荆浩,五代·后梁(公元十世纪)时河南沁水人,字浩然,唐末至后梁画家。因战乱隐居于山西太行山之洪谷,自号洪谷子。擅画山水,精于写生,开创以描绘高山峻岭为特色的北方山水画派。曾撰《笔法记》一书,论山水画的构思、构图和笔墨技法,为第一部山水画论著作。 荆浩师法吴道子和项容两位先贤,他们都是推崇泼墨笔法,通过笔法来描绘山水,和提倡观察山石走向以及质感等技法的。而荆浩能将这些技法发展的极致,以至自成一派,形成北方山水画派。之后北方画派也呈现了辉煌灿烂的历史价值。如关仝、李成和范宽这些后辈也相继涌现。 董源,五代时南唐画家,源,一作元,字叔达,钟陵(今江西进贤)人,南唐中主时任北苑使。《宣和画谱》中记载董源作品甚多,但传世寥寥。传董源山水有“水墨”和“青绿”两类,今仅见“水墨”一路,多作江南一带山水景色,幽旷平和,得山水之神气,意趣天真,品格高古,开创江南画派特有风格。后世巨然继承董源衣钵,与之并称“董巨”。 现在来说说两幅画的特点,《匡庐图》我也临摹过,我说说我自己的一些看法,我在临摹这幅画的时候,觉得荆浩在对于庐山的山石有着特殊的情感,先说对山石的线条勾勒,笔力苍劲,状似信手,其实却是特别的注重体现山体轮廓的质感和美感。 然后是描绘山石的皴法,这是北方画派所特有的,北方画派一向跟皇家有关系,所以北方画派相对比较工整,细腻而不失大气。 潇湘图 我不曾临摹过,但是也细致的看过,潇湘图确实是江南画派的经典,江南画派的画家主要是一些江南文人,所以南派的画很有文气感和韵味。南派注重水墨的渲染以及对山水的书写。所以南派画往往流露出作者对自然的美好情怀。 两幅画对比, 从构图上来说,匡庐图的结构严谨,近,中,远景的安排相当工整细致。潇湘图构图潇洒,不拘形式,韵味无穷,让人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刚好体现了北派的工整和南派的飘逸。 从景物上来说,匡庐图画的是北方雄浑壮阔的大山大水,潇湘图确实江南烟雨朦胧的青丘沙汀。特定的景物来说,这一点也加好是分别南北画派的最简单的办法。 从技法上来说,匡庐图能体现出作者的功力,尤其注意荆浩的皴笔,我也不知道这么形容,但是一看就能和南派的皴笔对比出来。潇湘图,却着力于对情景的描绘,皴法自然,这也是无法形容的,需要自己多多体会。 我给你介绍两幅画,一副画是李成的《晴峦萧寺图》,一副是巨然的《秋山问道图》。前者是北方画派特色十分明显的化作,后者是南方画派特点十分明显的画作。你比较一下,会有不少收获。
江帆 2021-05-29 15:13
1、晋代 顾恺之《庐山图》
庐山图是东晋顾恺之画作。以艺术形式形象展现了庐山的自然美。该作品被称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第一幅山水画 ,对后世山水画的创作影响极大。
2、隋代 展子虔《游春图》
《游春图》是隋朝画家展子虔创作的绘画作品,绢本、青绿设色,画上有宋徽宗题写的"展子虔游春图"六个字,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绘画馆。
3、五代 董源《潇湘图》
《潇湘图》是五代南唐董源创作的设色绢本山水画,该作品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潇湘图》被画史视为"南派"山水的开山之作 ,也是中国山水画史上代表性作品之一。
4、五代 荆浩《匡庐图》
五代荆浩匡庐图是中国古画,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作者荆浩。“匡庐”即庐山,又名匡山,传说殷周时期匡裕结庐隐居于此。
5、唐代 李思训《江帆楼阁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的《江帆楼阁图》轴,画游人在江边活动,以细笔勾勒山石轮廓,赋重青绿色,富于装饰性。此画虽今被认定为宋人手笔,但可以反映他的画风。
王天宇 2021-05-29 15:22 荆浩(约850-?)中国五代后梁最具影响的山水画家,博通经史,并长于文章。字浩然,河南沁阳人。擅画山水,常携笔摹写山中古松。所作云中山顶,能画出四面峰峦的雄伟气势。自称兼得吴道子用笔及项容用墨之长,创造水晕墨章的表现技法。亦工佛像,曾在汴京(今河南开封)双林院作有壁画。是中国山水画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的画家之一。所著有《笔法记》。存世
冬天的阳光66 2021-05-29 15:27 《笔法记》是一部山水画论著,又名《山水受笔法》、《画山水录》,是五代后梁 荆浩 撰写的。荆浩(生卒年不详),字浩然。沁水(今河南济源)人。五代乱世,隐居太行山洪谷,自号洪谷子。博通经史,善属文,隐居时以画山水树石自适,亦工佛像,曾在汴京(今河南开封)双林院作壁画。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谓其有《四时山水》、《三峰》、《桃源》、《天台》等画传世,现存《匡庐图》相传其所作。